学党史 办实事 推动中心内涵发展
---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总结
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党总支聚焦开新局、办实事,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、深度融合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,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整体谋划、部署、落实,做到“五融合”即:党史学习教育与常态化疫情防控、安全管理、提高治理能力治理效能、基础建设、“为群众办实事”相融合。中心倡导“一线规则”,处级干部、党总支委员、支部书记、教研室主任深入教学一线、群众实际,解决难事急事、师生员工关心问题,有力推进了中心内涵建设。
一、积极争取支持,夯实中心发展基础
一是推进实验室建设。积极争取实验室立项,今年《智能制造虚拟仿真系统》获批学校实验室入库建设项目,目前中心共有4个项目获批学校实验室入库建设项目;二是推进教师队伍建设。抢抓学校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建设契机,将中心教师纳入到学校“双师双能型”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;三是推进教学条件建设。积极筹措资金,建成焊接训练室28间,工程训练基地焊接、铸热两个改建训练室完成改造和教学条件保障,正式投入使用;四是推进安全文化建设。突出实验室文化、安全教育、安全管理,为工程训练基地各室配备119块展板,实现安全管理制度、操作规程等上墙;五是推进中心社会服务。主动联系协调,重新立项中心对外教学项目、机械加工项目,发挥中心共享服务功能,提高中心社会服务比例收入。
图1 新建焊接训练室
图2 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
二、主动担当应变,优化中心教学环境
一是解决焊接、铸热训练室学生放置书包、衣物等困难。工程训练基地焊接、铸热训练室由原学生浴池改建而成,缺少学生存放书包、衣物等物品的设施。经过多次现场调研,在综合考虑场地空间、实训性质、实训安全等因素,为训练室配备60余套桌椅,既解决了学生上课需要,也解决了学生物品放置困难;二是解决实验室通风困难。由于学生公寓施工产生噪音灰尘、夏季炎热、疫情防控、实训性质等方面原因,给实验室、训练室造成了通风困难,为保障教学,营造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,中心经过调研,为部分实验室配备了14台工业风扇、5台立式风扇;三是解决实验室学生实验凳困难。中心实验室学生实验凳长期使用(部分从鸡西带来),破损严重,影响教学。中心从实际出发,配备260个实验凳,购买180个登面,教师党员义务安装、维修实验凳,既满足教学又节省资金;四是解决焊接、铸热训练室网络不通困难。两个改造训练室没有配置网络,给教学、尤其是线上教学带来困扰。中心积极协调网络中心、后勤,克服困难,为训练室配置了网络,保障了网络教学环境;五是解决钳工、焊接训练室铁屑、焊渣清扫困难。钳工、焊接训练会产生大量铁屑、铁末、焊渣等垃圾,传统工具清扫难度大、不彻底,影响实训教学,带来安全隐患。中心经过调研,为两个训练室各配备1台工业吸尘器,营造安全整洁教学环境。
图3 焊接和铸热训练室配置桌椅
图4实验室配置工业风扇
三、关心职工所想,提高职工认同获得感
一是配备腰麦、耳机。由于实训实验教学空间大、仪器设备运行噪音较大,疫情防控合理教学距离及线上教学需求,中心为全体教职工配备腰麦和耳机70套,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线下、线上教学需要,保证教学秩序和质量;二是定做实验实训服。由于中心实践教学特殊性,教职工工作服长期使用,衣服破旧,影响教学和授课形象。中心积极协调,教职工全部换装新工作服134套(冬夏装),满足教学需要,提高教师授课形象;三是配备教师用椅。教师工作座椅长期使用破损严重(部分从鸡西带来),中心根据实际情况,配备教师用椅27把,改善了教师工作环境;四是关心职工生活。疫情防控下中心党总支、工会与居家隔离职工建立联系、慰问职工,对于职工家中出现的困难及变故,中心主动关心、帮助解决;五是提高职工待遇。中心积极开展对外社会服务,为黑龙江工商学院20个班级开展机械工程训练教学,开展相关机械加工项目,充分发挥中心共享服务作用,提高教职工实践能力、职工待遇。
图5 为黑龙江工商学院开展机械工程训练教学
中心党总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,实现了党总支政治功能、中心教育教学能力双向提升,突出了开新局、办实事,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活动取得显著成效,得到了师生广泛赞誉,充分凝聚了中心团结奋进、担当奉献的精神面貌,有力推进了中心内涵发展,强力支撑了学校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。